教学工作的资源分享

学院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4 (报告) )。

教务一体化系统

教务一体化系统

-----学院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 )第一部分学院概况

--------------------(2001年创立) 2007年整体转制创立。 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严格执行理事会领导的院长负责制,依法治校、民主管理。 学院始终坚持职教中心地位,规范管理,着力特色兴学,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学院现有南北两校区,校园占地453235平方米,建筑面积252201平方米,现有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工程系、经济系、管理系、艺术系、会计系等7个系,物流管理、会计、国际经济与贸易等27个系目前在校全日制高职8347人。 办学指导思想:坚持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产学合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本位、质量为核心,加强职业素质教育,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办学目标定位------将学院建设成为省内一流的民办高等职业教育院校。 校级定位:以专业职业教育为主体,国际合作学校和技能培训为辅的多层次职业技术教育。 办学定位:立足合肥,面向安徽,辐射长江三角洲; 面向区域经济,面向中小微型企业,面向基层一线。

专业建设定位:以现代服务产业类专业为重点,适度发展以急需合肥经济圈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更新的土建、电子信息、现代装备制造产业类专业为辅的专业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必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办学以来,我们在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严格执行理事会领导的院长负责制,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学院办学思路越来越清晰,社会满意度和认知度逐年提升,走上了快速健康的发展道路,办学成效比较显著。

在省委教委、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院走上了快速健康的发展道路,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办学成就,社会满意度和认知度逐年提高。 学院为省教育厅安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留学基地、中澳美韩专本硕国际合作基地、教育部美国大学美联社试验点。 学院连续4年获得省教育厅、民政厅民办高校年检优秀单位,这是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民办高校——安徽省2010年、2011年学生资助优秀单位; 2012年度省属“百优社会组织”安徽省2011、2012年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合肥市卫生先进单位等称号。 同时,经省教育厅专家组审核和教育厅批准,该院被确认为全省2012年自主招生试点24所高等院校中唯一的民办高校。 中央财政支持下的电工电子与物流管理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也是唯一两次获得该项目的民办高校。 第二部分人才培养教育质量拓展状况学院成立之初,就着手实施“巩固基础、谋发展、谋跨越”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制定《2007-2010年发展规划》,在“十一五”建成“强基”的情况下,学院制定“十二五”“谋发展”发展规划,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深化教育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一、服务地方经济,推进专业建设

学院按照“适应产业结构、立足区域经济、瞄准岗位需求、加强技能培养”专业建设总体思路,精心打造专业品牌,努力提高专业水平,不断增强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以现代服务产业类专业为重点,合肥经济圈学院立足合肥打造全国区域金融、物流、会展、商贸、旅游、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中心目标,提供服务。 将会计、商务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涉外旅游4个专业确定为院级特色建设专业。 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特色、专业技术和智力优势,多方位服务安徽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010年,我院会计专业被省教育厅批准立项建设省级特色专业。 二、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质量为核心,以培养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以专业与教学团队建设相结合为主体,保障政策倾斜和制度措施落实,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截至2013年8月31日,学院共有教师445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176人,校内兼课教师46人,校外兼职教师37人,校外兼课教师186人。 校内专职教师中博士1名,硕士60名,教授4名,副高以上职位36名。 院级专业领队13人。 学院从行业企业中积极聘请专业人才和有能力的工匠作为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根据专业能力、教学态度等构建长期合作型、中期遴选型和短期合作型三种形式的兼职教师队伍。 目前,资源库中兼职兼授课教师的数量达到230人。 近三年来,合肥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4人,院级优秀教师称号43人。 三.根据“职业人”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2010年以来,学院积极吸收示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根据合肥经济圈产业发展水平不同的专业人才需求,针对中小零星企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更新需求,贯彻人人有才、多种人才的培养观念, 在综合分析企业需求“实际订单”和社会需求“虚拟订单”的基础上,从积极探索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职业人才“叔”的2012年秋季新生开始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年学分制。 全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毕业生实行“三证制”,即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和素质拓展证书。 四、结合工学结合,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建设2011年以后来,我院在积极引进、吸收示范高职院校课程开发成果的同时,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在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1、建立"四位一体"课程体系

  按照"职业人"培养要求,依据"职业性、实用性、开放性"课程建设思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我院2012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由四个方面构成,即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体系的"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由思想品德、人文素质、科学思维、沟通技能、身心健康等素质养成教育所需的课程组成。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由职业认知课程体系、专业课程展开平台和综合职业能力实训平台三部分组成。  实践课程体系由"基本技能培养层、专业技能实践层、综合技能提高层"与"岗位认知、专项技能训练、岗位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 三个层次四个环节组成。  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体系(见"实施素质拓展计划,加强从业素质养成教育")  2、制定课程标准,精选教学内容

  学院积极吸收消化示范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优秀成果,出台了《关于制订课程标准的指导意见》作为指导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纲领性文件。要求各课程组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大纲,将考证课程的考试大纲与专业课程标准相衔接。参照有关行业企业的技术或质量标准,制订出符合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标准。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精选教学内容。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3、行动导向教学,深化教学方法改革  近年来学院大力倡导并在部分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中试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教学组织主要围绕完成工作的过程来展开,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项目,关注"如何完成工作任务"。坚持"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学生以完成项目为主要目的,教师以学生完成项目的质量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  4、以职业能力标准,实施课程考核改革

  学院出台了《关于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实施办法》,要求以职业能力标准作为测试学生最终成绩水平的基准,增加对学生能力的考评、学习过程的考核和在工作现场的考核比重。采用阶段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予以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五、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学院根据专业发展需要,按照"突出重点、满足需要、资源共享、提高效益"的原则,统筹规划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近年来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新建、扩建、改建一批实验实训室。现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电工电子实训中心、省级示范实训(实验)中心-国际贸易模拟综合实训中心等5个各种类型的校内实训中心,建立了会计模拟岗位实训室、物流仿真实训室、动漫设计实训室、机械装调实训室、金融证劵模拟实训室等38个校内实验实训室;49个多媒体教室,4个语音室;同时,物流实验实训中心正在筹建。另外,还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共建了相对稳定、运行良好的7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院的实践教学条件能够满足教学的需求。  学院坚持贯彻"理论与实践并重,技术与人文融通"的教学理念,构建了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以职业素质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支撑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建立了"基本技能培养层、专业技能实践层、综合技能提高层"三个层次,"岗位认知、专项技能训练、岗位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四个环节组成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学院强化顶岗实习管理,健全了顶岗实习的运行和管理机制。要求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或预就业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在企业兼职教师指导下完成由"学生"到"员工"的转变。  同时,学院高度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合作企业,积极开展了钳工、无线电装接工、电子维修工、保险从业资格、会计从业资格证等35种职业技能的鉴定与认证工作。目前,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超过89%。

  学院建立完善教材建设与管理制度。各课程依据课程标准,优先选用"十一五"规划教材和省部级获奖高职教材。选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占选用教材的90.1%,选用的获奖教材占22.4%。鼓励教师编写特色教材或紧缺教材,近三年教师公开出版教材35部,校企合作开发教材5部,自编校本实训指导书40多部。  重视网络和图书资源的建设和利用。充分发挥新建的2万平米图书馆的作用,现有馆藏纸质图书 54.1万册,电子图书3000GB。以"汇文"图书馆管理系统为支撑,实现了图书的网上借阅、查询与利用。建设了功能齐全,覆盖范围广的校园网。师生可以利用网站获取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电子邮件等进行课外交流。  六、规范教学管理,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1、健全教学组织机构

  学院成立了教学工作委员会,院长担任委员会主任,主持研究决定教学工作重大问题。设立系(部)二级教学管理机构,严格落实院系两级管理,选拔配置了有较强组织能力和丰富管理经验的院、系两级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各系均成立了由校内专家、企业行业骨干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  2、加强教学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学院严格按照《安徽省高职专科教育教学管理规范》要求,建立了以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文件,教学运行制度体系文件,教学监控与评价制度体系文件三大体系为重点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并汇编成册。同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要求,通过加强学籍管理、日常教学管理、考试管理、实践教学管理等环节,确保教学运行高效平稳有序,杜绝重大教学事故和教学管理事故的发生。   通过建立教务管理系统、学籍管理平台建设等,实现了教学管理的办公自动化、数字化,提高了管理效率,提升了管理水平。  3、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学院构建了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系统、人才培养过程系统、人才培养质量系统"的教学质量保障监控目标系统。采取"常规教学检查、专项评估、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教学信息反馈"为主要方式的教学质量监控方法体系。认真开展"五评"("学生评教"、"教师评教"、"督导评教"、"领导评教"、"系部评价")"三查"(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进行教学检查)等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活动,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为加强教学质量保障,学院于2011年成立了院教学督导组,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主要体现在教师课堂教学上。随着教学改革深入进行,学院理事会决定,为了加强对教学工作、学生管理、行政管理工作的督导,成立了由院理事会任命的督导组,由离任老院长为正副组长和专家教授组成的专兼结合的督导组,代表院理事会对学院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督教、督学、督管。  七、坚持务实创新,党团建设成效显著  学院积极推进党团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不断提高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造了一支素质强、水平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管理、服务之中,努力实现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充分发挥"两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是什么学历

高等职业教育是什么学历

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实践、青年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创先评优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积极落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举办了十期"青马工程"培训班,共培养学生骨干1200多人。先后举办了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15期,近三年共培训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4922人,使60%以上的大学生参加了党校培训学习,坚持早培养、早发展,近五年共发展大学生党员840人。近年来共培训团员骨干4378人,卓有成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强化了学生责任意识。学院按期召开教代会,选举产生教代委执委和工会,不断完善民主管理机制,切实推进民主监督机制。  学院实施了"三个三"工程,即"三深入"(即深入班级、深入课堂、深入宿舍)、"三贴近"(即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思想、贴近学生学习)和"三心工程"(即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的"暖心工程"、消除学生心理困惑的"舒心工程"、引导学生身心发展的"贴心工程")。   学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和新生绿色通道,切实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公开、公平、公正地实施各项资助,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坚持助学与育人相结合,开展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系列活动,鼓励学生自强不息、励志成材,报效祖国。  八、实施素质拓展,加强从业素质养成教育

  学院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将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兼顾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教育。出台了《------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纲要》、《------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实施细则》,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建立了活动项目平台、基地平台、管理平台、认证平台、评价平台、保障平台组成的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并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载体,设计立德树人、博学笃行、尚能立业和创意创新四大项目,从职业导航设计入手,立足学院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院内实训基地,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强化组织领导,引入学分制管理,实施网络化管理;政策保障平台从政策支持、经费、技术、机制等方面为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提供保障;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的认证、评价为依托,统揽第二课堂教育的各个方面内容和各种教育形式。以学生社会素质培养为基础、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实施"双线分级递进"培养模式,按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大纲的要求,实行阶段化管理,分级递进。  九、人才质量优良,社会声誉持续上升  1、招生规模稳步扩大,生源质量逐年提高

  随着内涵建设不断深入,学院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影响不断增强,吸引了众多高中毕业生填报我院,连续三年第一志愿上线率均超过100%。报到率分别为85.88%、86.48%和85.7%。生源质量也逐年提高,录取线高于当年安徽省招生控制线150分以上。  2、学生素质不断提升,就业能力日益增强

  通过大学三年的学习,我院毕业生掌握了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练就了较强专业技能,培育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院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强,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学院涌现出"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革命烈士"、"安徽省优秀青年"、"感动安徽十大人物之一"的好学生卢帅;上海世博会安徽形象大使查天然;"助人为乐"的当代大学生唐聪;自主创业先进典型黄潇博等一大批优秀学生。  学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实行"一把手"工程,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促进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就业指导和自主创业教育,专门开设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增强就业适应能力,提高就业成功率和就业质量。近年来,我院毕业生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就业率均在96%以上,且就业质量高。  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成绩不断提高。在2010年全省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在2012年全省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在2013年全省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  3、立足国内,拓展海外  学院先后与澳大利亚、韩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高校开展了各种学术交流和合作,与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埃迪斯.科文大学、中央昆士兰大学、韩国韩瑞大学等高校实行学分互认、互派留学生制度,联合举办了专本硕连读项目班。目前,本项目班在澳留学人数700多人,400多名同学完成学士学位后分别在悉尼大学、科廷大学、西澳大学等高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近百名同学已获得硕士学位,毕业生就业良好。在此良好的办学基础上,安徽省教育厅安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于2012年把我院确立为该中心留学基地,全面合作开展国际合作交流。  总之。在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全院团教职员工凝心聚力,扎实工作,为早日实现学院"十二五"既定目标、为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而努力奋斗,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附表:1"计分卡"   2"资源表"表1"计分卡"指标

单位

2012年2013年1就业率%

96.9295.522月收入元

180020003理工农医类专业相关度%80804

母校满意度%90935

自主创业比例-2%3%6雇主满意度%90%90%7专业大类月收入元土建大类元

22002300制造大类元

22002300电子信息大类元22002400旅游大类元

17001900财经大类元

备注:2013年指标1截止到9月30日表2"资源表"指标

单位

2012年2013年1生师比-

17.4517.652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26.6527.853专任教师人均企业实践时间天8.89.64

企业兼职教师专业课课时占比%5.175.235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元/生4304.64287.46生均校内实践基地使用时间学时/生2803207

生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习时间天/生180180  

- 1 -- 12 -

随机看看

NEW ARTICLE

标签

Tag